前沿资讯/开源先锋三掌柜:左手代码,右手布道,定义技术影响力|CodeMaster#5|CodeMaster#5
开源先锋三掌柜:左手代码,右手布道,定义技术影响力|CodeMaster#5|CodeMaster#5
开源先锋三掌柜:左手代码,右手布道,定义技术影响力|CodeMaster#5|CodeMaster#5

2025-04-29发布

image.png

2025年,全球开源协作的浪潮正席卷每一行代码。当技术布道者从幕后走向台前,他们不仅是开发者,更成为生态的架构师、技术文化的传递者。

本期,GitCode 代码君对话开源先锋三掌柜——一位穿梭于鸿蒙生态、大前端开发、AI领域与技术布道之间的“多面手”。从大学时代的iOS启蒙,到主导金融科技与物联网融合的智能支付项目;从1000余篇技术博客的笔耕不辍,到《从零基础到精通Flutter开发》的出版;从华为HDE、各大技术社区布道师到GitCode开源先锋,以十年光阴诠释了何为“代码即信仰”。

技术深耕、开源布道、生态破界——这三个维度构成了三掌柜的破局逻辑。他坚信:开源不仅是工具与代码的共享,更是思维与价值的连接。无论是将鸿蒙的“原生互联”能力注入金融场景,还是通过GitCode平台开放书籍代码助力开发者成长,他的每一次实践都在回答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在“专注技术”与“运营影响力”间找到时代的平衡点?

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将探寻:

● 从“小白 ”到开源布道师,如何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打破职业边界?

● 当鸿蒙遇上金融科技,开发者如何用代码架起普惠服务的桥梁?

● 面对中国开源生态的碎片化困局,个体开发者能否以“微光”照亮前路?“开源不是选择,而是技术人的必然归宿。”三掌柜的答案,或许正暗合了这个协作无界的新纪元。

GitCode 独家呈现,共同见证:一位布道者如何以代码为舟,载动开源精神的星辰大海。 ‍

缘起:从象牙塔到开源世界的“觉醒之路”

代码君:三掌柜最初是如何接触到编程和开源领域的?有没有某个契机或人物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关键影响?

三掌柜:哈喽,代码君~ 我最初接触到编程和开源领域是在大学时代,作为“根正苗红”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从大一就开始接触编程语言和开源与代码结缘。我个人觉得大学四年的编程学习,让我从刚开始的小白菜逐渐对编程“开窍”。单拿编程开发经历来说,我觉得对我职业生涯产生关键影响的是我大三时在学校选修课选的iOS开发方向,彼时正值iOS生态的黄金期,这门课不仅让我搭上了技术浪潮的末班车,更成为职业道路的转折点——毕业后,我顺理成章地投身iOS开发,亲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

代码君:你曾在多个技术社区(如华为、腾讯、CSDN等)担任重要角色,开源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开源布道师”的责任?

三掌柜:首先要感谢各大技术社区对三掌柜的信任和认可,也感谢各位支持三掌柜的每一位伙伴的帮助和支持,开源于我,是技术分享,更是精神传承。

开源让我能够接触到好用的技术和思想,也赋予我反哺社区的使命感,帮助更多的有需要的人,甚至帮助他们成长。在这些技术社区担任各种角色的过程中,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力量,其实分享也是开源的一种精神。

作为一名“开源布道师傅”,我的责任不仅仅是宣传推广开源项目,更是传递一种文化——通过文章、演讲、高校合作,让更多人理解开源的价值。鼓励他们参与到开源项目中来,从而激发更多人的兴趣。高校是开源未来的“主战场”,许多学生在此初识代码,若能引导他们早期参与开源,便能为生态注入新鲜血液。开源的力量在于汇聚众人智慧,创造出远超个体的价值。所以我会继续参与推广开源文化和精神,让更多的小伙伴受益于开源的力量。

技术写作:开源精神的另一种表达

代码君: 作为《从零基础到精通Flutter开发》的作者,你认为技术写作与开源精神之间有何关联?

三掌柜:技术写作是知识共享的延伸。其实我从2017年开始写技术博客,基本每个月定期输出不低于6篇的技术博客,目前累计已经写了1000多篇技术博客,持续写作的习惯促成了我第一本书的出版。我觉得技术写作与开源精神之间存在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开源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开源项目通过公开代码,让开发者能够自由地学习、使用和改进技术,这种开放性与开源精神一脉相承——打破壁垒,让知识流动。

在撰写《从零基础到精通 Flutter 开发》的时候,我也体会到技术写作与开源精神的结合,我通过开源的方式,将书中的代码示例和资源放在GitCode上,方便读者下载和使用,我觉得这种开放的方式,不仅提高了书籍内容的灵活性,也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使用。

鸿蒙生态:在挑战中破局的“中国方案”

代码君:作为鸿蒙应用落地专家,你认为鸿蒙生态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尤其在金融行业的落地有哪些创新场景?

三掌柜:接触鸿蒙生态快两年,感触最深的是鸿蒙生态的发展速度,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骄傲,也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加入到鸿蒙生态中来,鸿蒙的“原生互联、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能力,在金融领域也大放异彩。

这些特性为金融行业带来了诸多创新场景,比如鸿蒙的多设备协同,可打造无缝支付体验,原生安全架构为数据保驾护航,智能语音助手与桌面卡片功能则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和个性化,金融机构通过鸿蒙生态,不仅能优化用户体验,更能扩展业务边界,探索普惠金融、场景化服务等新方向。

代码君:在推广鸿蒙生态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技术或非技术挑战?如何说服传统行业接受新技术?

三掌柜:作为鸿蒙公益布道师,从刚开始推广鸿蒙生态的时候,就遇到鸿蒙技术更新迭代快的状况,以至于我需要不断的去学习鸿蒙官方文档的最新内容,尤其刚开始的时候,鸿蒙生态中的一些三方能力的不完善造成的使用受限,也就导致了传统行业不能很快的加入到鸿蒙生态。但是随着鸿蒙生态的快速完善和发展,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也让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企业都加入到鸿蒙生态中来。

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让现有技术开发者和企业负责人对鸿蒙技术的认知和信任的建立,因为鸿蒙开发毕竟是新兴技术,大部分开发者和领导者对此还不熟悉,而且考虑到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经过长期验证的成熟技术,所以说服传统行业接受鸿蒙生态,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面对企业决策者的疑虑,我选择“用案例说话”——展示鸿蒙在降本增效、用户体验上的实际成果,并强调鸿蒙官方的技术支持。如今,随着生态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与企业已主动拥抱鸿蒙。

全栈开发者与项目经理的双重修行

代码君: 身兼“资深全栈前端”与“项目经理”双重角色,如何平衡技术深度与管理广度?是否有一套方法论呢?

三掌柜:关键在于角色定位与优先级管理。技术层面,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敏捷开发应对需求;管理层面,多注重团队协作与沟通反馈。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反馈,这一点非常重要。通过开发和管理的无缝结合,可以在技术与管理之间找到平衡,提升项目完成度和团队效率,从而实现我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成长。

代码君:  你主导过哪些印象深刻的跨领域项目?技术决策中如何权衡短期需求与长期架构? 三掌柜:在我10年的开发经历中,主导过很多跨领域的项目,其实每一个项目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成长,要说印象深刻的也有很多,这里我就列举一个最近主导的重要项目,关于金融科技与物联网融合的智能支付解决方案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这也让我有了更加全局的统筹意识。

我觉得权衡短期需求与长期架构非常重要,在短期需求时候,会采用敏捷开发和最小可行产品(MVP)策略,快速迭代满足即时需求;但是涉及长期来看,实施模块化设计和微服务架构,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我会进行成熟技术选型、建立CI/CD流程以及结合业务的反馈,让项目不仅可以快速响应市场,还给以后长期维护打好坚实的基础能力。

社区贡献与布道经历

代码君:技术布道的核心难点是什么?如何应对“知识鸿沟”问题?

三掌柜:难点在于将复杂技术转为普适语言。就是怎么将复杂的技术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不同背景的听众,且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应对“知识鸿沟”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听众的需求和背景,我的策略是采用多样化的分享方式“分层触达”,对学生,从趣味案例切入;对开发者,深入代码细节;对企业,聚焦行业解决方案。例如,在GitCode的“G-Star开源摘星计划”中,我们通过实战项目吸引新人,鼓励他们从文档贡献起步,逐步深入开源建设。

代码君:作为华为HDE、CSDN 上海站主理人、开放原子校源行开源大使等多个技术社区的讲师,您如何设计技术传播内容以吸引不同受众(如学生、开发者、企业)?

三掌柜:作为多个技术社区的讲师,我发现不同受众群体对技术内容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而且有时候差异还很大,但是为了吸引学生、开发者和企业等不同受众,我会精简技术传播内容,确保其既有深度又具广度,而且会尽量涵盖技术程度不同的群体。

我会从基础概念入手,结合趣味案例和互动实验,深入探讨技术细节,分享实战经验和代码示例,着重讲解技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行业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确保技术知识能够精准触达并有效吸收,从而在各个层面推动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代码君:参与或发起的哪个开源项目/活动最令你记忆深刻?对于想参与开源但缺乏经验的新人,你会给出哪些建议?

三掌柜:去年我参与的GitCode平台G-Star开源摘星计划让我印象深刻,它为开源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我自己团队的项目也加入了其中,我也看到了其他众多项目的成长与创新。对于想参与开源但缺乏经验的新人,我建议是从小处着手,保持好奇与勇气。参与开源不必一步登天——修复一个Bug、优化一段文档,都是宝贵的贡献。开源精神的核心是合作与共享,你的每一次参与,都在为生态添砖加瓦。

代码君:三掌柜同时活跃于开发、写作、演讲、社区运营等领域,到底是怎么高效分配时间的?是否有独特的“精力管理”技巧?(开发者是否需要主动打造个人技术影响力?如何在“专注技术”与“运营影响力”间找到平衡?

三掌柜:我虽然同时活跃在开发、写作、演讲、社区运营等领域,但是会做一些前期规划和分类,避免安排的事情冲突,我会合理规划任务和明确优先级,一般会提前半个月时间来安排任务和计划,然后根据计划时间表来进行逐一实施。我也会根据碎片时间完成简单的任务,结合事情的耗时和重要时间点来进行安排任务,这样就不会乱了。

个人觉得开发者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打造个人技术影响力,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打造个人技术影响力。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开发者来讲,尤其是现在大环境的影响,提升个人技术影响力可以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个人价值。在“专注技术”与“运营影响力”之间找到平衡,主要可以合理分配时间,利用技术成果,建立团队合作,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社区贡献的双赢。

开源生态的挑战与机遇

代码君:如何看待鸿蒙与Flutter等跨平台技术的未来竞争格局?开发者应如何选择技术栈?

三掌柜:我觉得鸿蒙系统凭借其分布式架构、微内核设计和多设备协同能力,为跨平台开发提供了强大基础,尤其它在性能和生态建设方面表现出色;而其他跨平台技术,比如Flutter以高效的开发体验、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跨平台支持著称,与鸿蒙系统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全场景智能生态建设。

所以说它们不存在竞争,算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各有各的优势。开发者在选择技术栈时,个人觉得还是要根据项目需求、团队技术背景和长期规划进行综合考量,随着现在“降本增效”深入人心,开发者也可采用“跨框架+原生插件”的混合开发模式,平衡开发效率和功能完整性,以实现最佳开发效果和用户体验。

代码君: 比如在金融行业的大前端实践中,你观察到哪些新兴技术(如低代码、AI辅助开发)正在改变开发模式?

三掌柜:在金融行业的大前端实践中,之前是低代码的助力,现在是AI辅助开发,这些新兴技术在显著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尤其是AI辅助开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应用。AI大模型如DeepSeek,通过深度推理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代码生成、代码质检、问题检索和领域知识获取等服务。在实际应用中,AI技术被用于智能风控、客户画像、智能客服等多个业务场景,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代码君:你认为中国开源社区当前最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什么?个体开发者如何助力生态发展?

三掌柜:以我个人经历来看,人才短缺与生态碎片化是主要挑战,数据量不足、算力资源有限、团队规模小、商业化受限、用户反馈不足和安全性。这些也都是比较继续持续解决的问题,也需要每一个开发者参与进来,从而持续扩大国内开源生态。

开发者虽力量微小,却能以“聚沙成塔”的方式贡献力量:参与开源项目、贡献代码和文档、参与社区建设、分享知识和经验、推动协作,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可以参与的领域,然后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式的加入到开源生态建设中,持续参与,从而提高自身价值,促进开源生态蓬勃发展。

给开发者的话 在代码中寻找星辰大海

技术之路如同修行,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无论是深耕代码,还是布道开源,愿每一位开发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最后,欢迎大家关注三掌柜团队在Gitcode的开源项目:ice,正通过社区协作打造轻量级跨端框架也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的ice项目的共建中来,具体链接:https://gitcode.com/waitmoon/ice

专栏结语

三掌柜的故事,是无数开源人的缩影——从技术探索到精神传承,从个人成长到生态共建。他们用代码书写热爱,以布道传递信仰。愿这份坚持,激励更多开发者踏上开源之旅,共同点亮技术世界的璀璨星河。

成为 CodeMaster

「CodeMaster 专栏人物」聚焦开源界有影响力与创新力的人物,通过深度访谈挖掘他们开源旅程中的故事,展现其魅力风采。「CodeMaster 专栏人物」会在 GitCode 公众号独家发布,依托庞大用户群体和广泛传播渠道,给予参与者大量曝光,使其理念与成果在开源乃至整个技术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你在开源领域拥有丰富的故事和经历,想要展现自我、收获成长,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代码君报名「CodeMaster 开源先锋计划」,一同在这个平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开源故事,为开源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image.png